近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将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国IT企业中兴通讯销售零部件、商品、软件和技术7年,理由是中兴违反美国限制向伊朗出售美国技术的制裁条款。在当前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的情况下,这一事件引起广泛关注。
对此,中兴通讯发布声明称,已获悉美国商务部对公司激活拒绝令,正在全面评估此事件对公司可能产生的影响,与各方面积极沟通及应对。国家商务部回应称,正在密切关注事态进展,随时准备采取必要措施,维护中企合法权益。
在高科技产业基础的芯片半导体领域,国产芯片所占的市场份额较低,包括中兴在内的许多中国企业都应用了大量美国企业研发的计算机芯片。因此,此次事件也引发不少担心:被禁“芯”后,中国的高技术产业该怎么办?
4月18日晚,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CCF YOCSEF)临时举办一场特别论坛,专门讨论这一话题。不少与会专家谈到,发生这类事件并不偶然,美国政府出台这一处罚措施并不是针对中兴通讯这一家企业,而是针对全部中国企业,这也给国产芯片的研发和使用敲响了警钟:在芯片这类核心、底层的科技领域,我国还存在着人才储备和培养少、技术基础较薄弱等问题,但要善于利用这次危机,加强国内通用芯片的技术研发和应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计算机学会名誉理事长李国杰表示,经过多年发展,中国企业在芯片领域已有不少经验积累,但相比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不小差距,在很多具体工作中,国产芯片还不能完全替代国外企业所生产的芯片。
“芯片的研发和生产水平反映了国家整体的科技水平。”李国杰提醒,这类涉及国家科研最基础实力的问题,不是一两年内就能解决的,大家对现状要有耐心。
李国杰还谈到,人才储备与培养比较薄弱,这是我国芯片半导体产业与国际顶尖水平相比仍有明显差距的一个关键因素。
在他看来,国内计算机人才培养中还存在“头重脚轻”的问题:大多数人才都集中在技术应用中,但钻研算法、芯片等底层系统的人才太少。
他谈到,目前高校、科研机构对计算机人才的考核大多还是以发论文的多少为主要导向,而芯片研究领域发论文较难,因此入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等培养计划的机会也更小。而且,研究者在科研院所继续芯片研究所获得的薪资待遇,也往往比不上强调科技应用的互联网公司。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龙芯处理器负责人胡伟武也谈到,我国的芯片产业人才培养极不平衡,应用型人才很多,基础研究人才很少。他谈到一个具体的案例:绝大多数互联网公司都在用Java编程,相应的人才储备有数十万甚至上百万,但研究Java虚拟机的人才非常少,全国可能不超过100个。
在他看来,中国虽然培养了许多IT人才,但培养方法“有点像是在教大家怎么用计算机,而不是教大家怎么造计算机”,尤其是缺乏对工程师人才和工程师文化的深入培养。
虽然仍面临较多差距,但众多专家也强调,在面对美国对芯片领域的封锁时,我们既要正视自身存在的差距,也要有底气直面挑战。
李国杰表示,我们可以利用这次危机倒逼国产芯片加速研发和应用。
胡伟武也认为,这是一个国产芯片行业转危为机的机会。他建议,我国政府可以利用这次机会,推动“龙芯”等国产芯片的商业化应用,建设中国自己的生态体系。
事实上,国产芯片研发早已取得不少成就,例如“龙芯”芯片已经在不少领域应用,但关键问题在于,这类国产芯片研发出来后,缺乏相应的应用场景。
中国计算机学会(CCF)秘书长杜子德也建议,应该进一步推动国产芯片的市场化应用。对于国产芯片企业,可以通过政府采购或税费减免等措施,鼓励这类国产芯片的市场推广和应用。
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CCF YOCSEF)是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于1998年创建的系列性专业性活动,活动形式主要包括YOCSEF论坛和学术报告会。YOCSEF总部设在北京,并已在27个大城市建立了分论坛。
(王林 江山)